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技巧:有效率的溝通

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技巧:有效率的溝通

有效率的聆聽是根據你調整的能力,相同地,有效率的溝通也是根據你對以下特質的調整能力。
1. 開放:
是指自己透露有關於自己情緒或想法等訊息,在傾聽時率直對待他人,透露某種程度的自己,以最真實的感覺對待他人。當我們擁有自己的訊息時,我們會主觀的用自我訊息去代替他人訊息。而當我們使用自我訊息或想法時,常會不自覺的用「我」這個字作為主詞,以自己為主體。例如:這是我的想法、這是我對待這件事的態度。
2. 同理心:
同理心就是感覺他人的感受,並不是指贊同他人的說法或作為,你不會因此而失去自己的性格、態度或信仰,只是從他人的觀點去體諒他人,用和他人相同的方式來感覺相同的感受。同理可以讓你在情感和智慧上瞭解對方所經歷的,此溝通觀念是客觀性的,保持客觀的態度並客觀看待說話者所說的和所感覺的,即是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來看事情。在溝通同理中,回應別人正向的看法會比負向的簡單,對負面的訊息必須要付出多一點的關注。溝通時如遇到兩種以上的混合性訊息,訊息本身很可能會互相牴觸,所以當處理這類的訊息時,要特別小心避免判斷性或評價性的回應,並且避免使用「必須」和「應當」等說法,我們應該使用增強的意見,讓說話者知道你了解他所說的內容並鼓勵他繼續談論這話題;另外,持續用眼神的接觸來證明你的興趣,保持身體的接近,以及用非語言的臉部表情、點頭和眼神的移動說明你的興趣和贊同。
3. 積極性:
雖然大部分的場合我們會讓自己表現的很積極,但我們仍不能忽視消極溝通的重要性,所以我們應該抱持正向的態度與讚賞和我們互動的人。一般說來,積極的態度會表露正向的感覺,讓人覺得自己是受歡迎的;然而,消極性會讓你感覺自己不受歡迎並在溝通上感受到挫折感。在積極溝通中的言詞不需要太誇大,當正向的意見與讚美是真實的且沒有過於誇大時,其成效是最好的。最後要確定你的語言和非語言訊息是前後一致的,假如你是真心誠意的,那麼你的語言和非語言訊息便會前後一致,但如果你只是假裝時,你的非語言訊息常常會背叛你真正的感覺。
4. 立即性:
立即性是指說話者和傾聽者彼此參與的程度。「高度的立即性」是指相當親密或交往密切,而低程度者即相反。溝通者會傳達感興趣的或集中注意的感覺來表示他的高度立即性,也因此一般人較樂於回應高度立即性。我們可以藉由保持適當的眼神接觸、避免環視他人、肢體親近、說話時多使用他人的名字,以及以「問題」的方式來呈現說話者的觀點…等等,以上都有助於立即性效果;另外,多鼓勵、獎賞或稱讚他人,用微笑或表達你對他人的關心,也都對立即性有很大的助益。然而,立即性並不一定是最適當的,有時阻止不適當的意見時,反而需要用非立即性的溝通,因此,是否要用立即性應視情況而定。
5. 互動管理:
一個有效率的管理者會管理彼此雙方互動的滿意度,讓他人感到被忽視或重視,保持身為說話者或傾聽者的角色,以及前後傳話的機會,這些都是互動管理的技巧。有效的溝通要避免干擾他人談話,插嘴會讓人有不受重視的感覺,對溝通的不滿;另外,保持流暢的對話並且避免使用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停頓或言詞。
6. 表達:
表達是指你在活動中表現參與的程度,包含對你的想法和感覺負責、鼓勵他人勇於表達或放開心胸,並提供直接且誠實的回饋;除此之外,表達也包括對說和聽負責,在衝突情形中,有主動爭執和直接表示不贊同等兩種。想要擁有豐富生動的溝通,需要使用我的訊息、改變音調、適當的肢體動作,來顯示出個人參與度和分享感覺的意願。
7. 他人導向:
這是種普遍被人渴求的溝通模式,涉及專注溝通的能力並對他人所說的事物感興趣。他人導向會顯現出關心和尊重,包括承認他人的感受是合理的,可藉由眼神接觸、微笑和點頭來傳達,我們須將焦點著重在與你對話的人身上,使用「極短的回應」來鼓勵他人表達,用正向性情感敘述來表達自己的意見,適時的徵求他人的意見,這些均會讓說話者感到受重視的感覺。但若缺乏他人導向,每個人只會追求個人目標,卻忽略互相合作並共同努力以達到某共同目標的精神。當然,有些情況我們需要多一點的自我導向,例如面試時,此時以上的反應就不完全適用了。最後,他人導向對一般人是重要的,尤其是與殘障人士溝通時更是特別重要,如失聰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